·微博赴港二次上市 12月8日,微博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份代碼為“9898”。通過全球發售,微博最終的發行價定為每股272.8港元,但今日開盤即破發。這是微博的第二次上市,第一次是2014年的4月17日,當時,以微博在納斯達克上市為標志,中國互聯網市場的“微博大戰”也落下了帷幕。詳情>>
21大消費
·又是專利糾紛!格力電器一審被判賠奧克斯1.67億元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兩份民事判決書顯示,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起訴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寧波甬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寧波市江北天澤家電維修部等兩例侵犯發明專利權案審理終結,格力電器需要賠償奧克斯空調合計約1.67億元。詳情>>
高江虹
·海航集團航空板塊交割,方大正式入主 12月8日,海航集團發布消息,稱從今天起,航空主業引戰企業的經營管理實際控制權利正式移交至戰略投資者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并由其確保航空安全,實現航空主業健康發展。另外,顧剛將不再擔任海航集團黨委書記。詳情>>
券業觀察
·國聯證券董事長姚志勇離職,“中信系”背景高管葛小波代行董事長職責 12月7日晚間,國聯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姚志勇因工作調動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風險控制委員會主任委員、香港聯交所授權代表以及在公司、子公司擔任的其他一切職務。而姚志勇離職后,國聯證券董事會決議,推舉董事兼總裁葛小波代行公司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并相應擔任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及風險控制委員會主任委員,直至公司選舉的新任董事長開始履職之日止。詳情>>
市值觀察
誰才是A股專利最多的“專精特新”企業?第一名每天能注冊1.92個專利!
“專精特新”小巨人們大都具備優秀的研發創新能力,專利數量的多少,則可以把這個能力較為客觀的體現出來。據統計,截至2021年11月,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A股上市企業共計有專利59276件。市值觀察從中分析整理出了排名前5的企業:建科機械,古鰲科技,翔宇醫療,秦川物聯,艾隆科技。詳情>>
任澤平
四季度政治局會議傳遞重大信號
四季度政治局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做出了明確定調:新一輪穩增長來了,貨幣轉向寬松,支持新基建以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房地產軟著陸。會議傳遞九大重要信號:經濟形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新一輪穩增長來了!貨幣政策:“轉彎”,轉向寬松;財政政策:轉向更積極,專項債放量,啟動新基建;通脹:大宗商品保供穩價,但全球面臨大滯漲;擴大內需:新消費、新基建;高質量發展: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高水平循環;就業優先:共同富裕;房地產:滿足合理住房需求,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軟著陸;人口:推動新生育政策落地見效。詳情>>
證基風云
總金額超50億!震蕩市下基金公司大玩自購,市場機會來了?
臨近年底,基金公司的自購行為還在持續,并且最新的自購總金額已創下新的記錄。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今年以來共有89家基金公司合計自購396次,合計凈申購金額達到52.83億元。共有18家基金公司自購金額超過億元。從近期基金公司自購的基金來看,較多是采用發起式成立,按照規則,這類基金的募集門檻相對普通基金較低,只需要基金管理人和高管認購基金不少于1000萬元,首募規模超過5000萬元即可成立。雖然自購行為與公募對后市行情預判并無直接聯系,但作為機構投資者的風向標,加上年內極致分化的行情,難免也讓眾多投資者對未來行情有了更多期待。詳情>>
聞旅
年輕人愛逛博物館,文化自信之外還釋放了什么信號?
疫情常態化下,博物館更是嘗試各種方式來滿足年輕人的需求,比如開通抖音、B站賬號,又或是采用3D、全景VR技術,讓不能到場的人隨時感受。面對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博物館又如何兼顧“詩與遠方”,馬禹濤認為,隨著消費升級,未來深度的文化體驗產品將獲得更大的市場,無論是“小眾”博物館還是知名博物館,都需要在深度體驗方面繼續深耕,為游客創造全新的記憶點,通過更多有趣、有創意的形式傳播知識和文化。詳情>>
富國基金
新一輪醫保目錄談判結束,醫藥底部機會到了嗎?
周末,國家醫保局和藥企談判代表“年度靈魂砍價”視頻沖上熱搜,“希望你們再努力一下”、“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每一個小群體都不該被放棄”……肺腑之言的談判畫面令人動容外,一年一度的醫保談判出爐,也標志著醫藥政策密集出臺期告一段落。那么本次醫保談判還傳遞了哪些信號?同時2021年醫藥投資“消化估值”的主基調后,明年的板塊投資或將迎來哪些機會?詳情>>
時趣
10萬份貓窩秒空,麥當勞究竟掌握了什么流量密碼?
對于大部分品牌來說,在事件營銷或者跨界營銷的打造上更多是借助外力,又或者聚焦于產品本身,麥當勞貓窩此次的出圈也給其他品牌傳遞了一個新思路,品牌獨有的包裝設計也是值得好好作文章的。品牌通過抓住某一個小眾群體的興趣偏好“萌寵”,借助品牌的延展力和可塑性搭建了一個場景,來觸發用戶與“萌寵”特殊情感的結合和互動。一方面,使得品牌在原有的單一產品元素上的創意加倍,另一方面,也拉近了與用戶的情感共鳴,增加了品牌好感度,這也是值得品牌們借鑒的地方。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